近日,ISPO Beijing 2018即第十四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落下帷幕。本届ISPO,向运动从业人士展示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余家展商带来700余个品牌的全新产品、技术展示。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(COCA)副会长李昌发在ISPO上正式发布了《2018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继2017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(3.22%)之后,2018年增速继续放缓,仅取得2.1%的增长,即249.8亿元。这也是自2011年创下59.2%的增速高峰后,连续第7年增速下降。
虽然户外用品增速放缓,但相关展商对于未来户外用品发展仍保持乐观,他们通过将户外和时尚相结合,推出城市户外品类服饰,布局滑雪、攀岩等户外运动细分市场,同时进行产品、渠道、营销的升级。
户外+时尚 各品牌推出城市户外风服饰
从今年展览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城市户外风这股热潮,国内品牌比起往年更加积极地拥抱城市户外风。《2018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提到,2018年户外品牌在风格上调整较大,出现了大量都市及商务风格,与此同时,户外功能有所弱化。
以户外品牌思凯乐为例,该品牌的展品主打户外与时尚相结合。思凯乐销售经理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本次展品更注重的是城市机能风,“我们保持了户外功能和户外元素,另外,针对90后我们还推出了城市机能、城市出行的穿着。在这次展会中,我们展出的这个系列很受欢迎。”她说,“思凯乐投身户外用品行业已有15年,给自己的品牌一次重新的定位,或者说在原有的基础上,再加入一个新系列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”
布局滑雪、攀岩、水上运动等细分市场
在ISPO上发布的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(2018年度报告)》显示,中国有742家滑雪场,同比增长5.55%,2018年滑雪总计1970万人次,比2017年增长了12.6%。而本次ISPO展览也专门设置了滑雪展位,展示出了很多滑雪用品包括滑雪装备及配件,滑雪的服装等。在同期举行的中国国际山地及冬季运动机械设备博览会(AlpitecChina)中,不少商家也展示出了滑雪场所需要配备的相关设备,包括造雪设备、滑雪器材,缆车和索道等大型机械设备。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厂商来自中国,大部分则来自法国、意大利等国家,不可否认,冰雪热潮席卷中国,这些商家纷纷来到中国寻求合作。
除了滑雪市场,中文攀岩新媒体——岩点与中国登山协会联合发布了《2018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》,这也是中国攀岩史上的第一份权威数据报告。《报告》显示,中国攀岩行业仍处于市场增长期,过去5年的年均环比增长率为39%,未来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,预计2025年商业岩馆将达900家,活跃岩友有望突破十万人。
据了解,目前我国商业岩馆数量已达338家,而2012年这个数字则为49家。2013年以来,攀岩行业进入增长期,过去5年岩馆数量年均环比增长率为39%。
这样的趋势也使得近两年攀岩元素在ISPO上逐渐升温,出现了从岩点到岩壁、攀岩鞋、绳索及至攀岩馆服务商的上下游联动。据悉,岩点今年还代理引进了来自美国、瑞士、韩国等国的八大品牌。
《报告》还显示,社会资本对商业岩馆的介入过少、整体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略显粗放、教练水平参差不齐、缺乏统一认证体系、营收效率低下等成为岩馆经营者非常头疼的问题。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岩馆通过模式探索、服务升级、专业升级、硬件升级、信息化升级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。《报告》还指出,攀岩其实是一项最具大众化潜力的极限运动,且由于目前供给端整体产能不足,导致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。
展商欲全面升级产品、渠道、营销
户外照明品牌耐特科尔的一位区域销售经理告诉中国商报记者,产品是第一位的,每一年产品都会有很大的技术革新,这也形成了一个行业壁垒。另外,消费者的户外运动理念在不断形成,只要每一个时期的产品都是适合消费者需求的,消费者还是会购买适用的产品。
户外运动眼镜品牌高特的销售人员表示,现在电商渠道可能对线下实体店有一定的冲击,公司也在思考如何调整,未来也会跟随市场趋势去做一些社群活动并且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。
“其实我觉得户外运动市场并不是低迷的,人群还是在不断增长的,包括户外也可以被更广泛地定义,传统的户外可能更多的限制在徒步、登山领域,但我觉得可以把户外这个概念扩展到像跑步、骑行这类运动中来,这样,受众人群会更加广泛。”上述人士说。
移动照明设备纳丽德的业务经理表示,目前户外用品销售低迷的情况应该跟一些品牌自身的定位有关系,因为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,品牌要去适应他们。“目前我们的营销思路,更多的是把线上线下链条打通,我们会做更多的尝试,从传统的营销层面来讲,包括网站的SEO、社区的这个运营、常规的活动的推广、品牌公关我们都有做。”他说,“2019年,我们会把线上流量和线下流量相结合,相信这会对提高产品销量有所帮助。”
他表示,对于户外产业,各个品牌希望大家能从行业的角度集体发声,把新的用户群体带到户外行业中来,所以需要各个品牌一起思考这个行业该如何革新,同时如何更好地把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播出去。